最近思考人生有点多,看到一些醍醐灌顶的话感觉仅仅写在日记不足以表达我的感受,于是干脆就决定另开这个模块,引用一些我看了觉得“这简直就是我”的文字了。格式混乱,排版随意。

7.6

是否建议从AI转专业到数学系? - AAOi的回答 - 知乎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654320642/answer/3481125064

因此如果抱着投机想法学AI,以此为专业,极大可能成为A君这样的辛苦追逐者。觉得人生就是“追逐一个又一个风口,既要努力奔跑,还要像赌博一样押对赛道”……会觉得这其中毫无规律。

但读phD,搞research(或者在工业界摸爬滚打)的要义在于看清学科的landscape,能到足够高鸟瞰,培养学术品味,让你经过训练的直觉带你去向你想要的世界。

是「成为正确的人,才走上正确的路」,而不是「上对路,就成了对的人」。

所以问题并不在数学orCS。你问“是否应该转专业?”,其实想问“我转专业会不会成功?会不会后悔?”。但这不是个好问题。因为没人能向你保证基于你的case你未来会不会后悔。更well formulated的问题是:

  • 数学是什么?AI是什么?
  • 数学的landscape是什么?AI的呢?
  • 我为什么喜欢/不喜欢数学?我为什么喜欢/不喜欢AI?
  • 我更容易看清数学的landscape还是AI的?

然后用这些问题的结论回答你的问题。

【这段话超级赞同!!】

numberphile podcast有一期采访David Eisenbud,他说他博士刚开始的导师,他跟着做没进展,郁闷。他的同学跟他说“去找你personally喜欢的人、group of people…他们的领域就是你的领域”。他真的照做了……对此我深有同感。每当我遇到大难题,比如不知道怎么当leader,怎么做research,怎么社交…解决方法就是去找一个我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,在这方面做得优秀的人。不需要问他问题、被教一二三…只要这个人在我视线范围内时常出现,我能看到他,就会豁然开朗,很快自己摸索出方法。

这其实是学任何东西的一条捷径——接触那些人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过来人教导本科生会说“如果搞research,比刷gpa更重要的是接触牛人大佬”,这些人的情绪、观点和思考方式潜移默化会影响你,是比读书更快的学习方法。

只能说我目前的解决方法是「有意识与这种市场情绪脱相关」,既不要正相关“什么火追什么”,也不要负相关——没来由情绪“就烦这个。恶心。我就不看就不了解”。不要被它控制。回归学术本身,用对待数学的态度对待AI:关注“什么问题?解决方法?为什么对?”。试图理清逻辑脉络;通过模仿/魔改掌握分析/构造方法。其它无关紧要商业八卦如不能给自己带来娱乐就当噪声忽略就好。
学生时代一定珍惜时间沉浸学术。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思维才是看清科技趋势仰仗的「算法」,新闻只是data。

蒋炎岩老师:给报考同学的劝退信

https://jyywiki.cn/Letter.md

对于博士生,你的竞争对手是全世界某个研究领域里最聪明的一些人 (和一些最勤奋的卷王)。我认为水 (哪怕是 CCF-A 类) paper 太无聊了。我希望每一份工作都带有 “groundbreaking” 的属性:解决一个全新的重要问题,或是能给旧重要问题的解决带来重要的影响 <……> 我希望投稿的每一份工作都能使这个领域最顶级的专家也感到很 cool,为此,而你必须首先成为领域专家。<……>

常见误区与劝退

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:

  • <……> 另一方面,我更希望导师和学生站在平等的合作者位置,并且我非常喜欢能够据理力争挑战我观点的学生。<……>

  • “我发表了论文/专利/软著,我有过良好的科研训练”:我对论文的标准是 “教会你的大/小专家同行一些不 trivial 的事情”。据我近年观察,大部分申请者发表的论文都是减分项。相比于发表了 “错误” 论文或是在大创项目里学会了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同学,我更偏好能耐心读论文和写代码的 “一张有潜力的白纸”。科学研究是脚踏实地的,前人所做到的 (内卷程度) 可能远比你想象得要大,认真读了 3-4 年博士依然没有论文的也大有人在,完全不必急功近利。

7.25

如果很多问题是有共性的,那么这肯定是个好问题。

感觉能不能找到好的结构往往来源于接触到的data是不是高精度高质量的,另外,有这种压缩的意识也是很关键的,毕竟大多数时间人们被教育的都是模仿、从众、复制,也都生活在与专家不同的恐惧里,这也就自然产生了一种专家写的文章是“神圣”不可被拆解的,为了防止带入主观的观点而不去将信息变形,所以根本上大部分人都没有压缩的意识,好像稍微转换了一下,自己就误读了知识,而别人也会因此产生质疑。

【“从混乱中找出结构和有序”,“柏拉图式的学科审美”,这几个概念确实是相当惊艳,其实也就是一直说到嘴痛的所谓“sense”。

他也有一点说得很对,要不断尝试从各种事情中抽离出其中的规律和结构,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,总之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。抽离出来之后,对他进行验证,这也许就是一种科研。】
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524855881/answer/2825485383?utm_psn=1798437379352162304

1.大胆质疑

有人性格如此,习惯挑战权威,有人小心谨慎,大胆假设小心求证。锋芒毕露是一种风格,不动声色步步为营也是一种思路,而共同的底层能力是:

对原假设、备择假设的判别,

【了解各种可能性】

对模型assumption的清晰理解,

【充分理解课题】

对结论成立所依赖的各种condition的敏感。

【敏锐发现所有condition】

2.连接概念

breakthrough可遇不可求,大部分文章也不过是在old wine in new bottle。

由于每个人背景知识的不同,derive conclusion所基于的逻辑框架、推演步骤也不同。

【每个人从一个结论连结推测到另一个结论的方法不一样】

从一个具体的实验结果出发,如何解释这个实验和所在研究领域以往科学发现之间的关系,

如何不拘泥于单一context而是generalize到更广阔的空间,

不同人会串联起不同的概念结构,依据同样的实验结果,做出不同的argument。

3.思想实验

这样的方法论也可以放在实验室科研中,在具体动手之前,在脑中构建 ’if …, then …’

平时读文献也可以练习这样的能力,比如阅读文献follow:abstract + Main Figs + 1st paragraph of Discussion,这样的顺序。从abstract中看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问题。看main figs从横轴纵轴meaning,图形形状、颜色annotation开始,看一遍主图试想如果自己是作者会怎么interpret这些结果和讲一个怎样的故事。Discussion第一段一般会summarize 一个study的主要发现,同时点两句significance。比主图要精炼,比abstract要详细。

对比自己的interpretation和原作者,一方面可以’查缺补漏‘,如果原作者看出了什么connection而自己miss掉的话,另一方面如果interpretation有conflict,说不定就可以作为自己下一个课题的preliminary study。

【反正就是需要带脑子读就是了,不要全盘接受,多问问自己如果是自己会怎么样】

斜插几句,科研上也经常强调communication skill。多表达多交流是一方面,我个人觉得,与其push自己‘大胆发声’,强凹发言,找到自己舒服的表达方式就好。我发现我身边人在提出质疑、表达观点时候,用的方式各有不同。

【草,你怎么知道我现在在纠结这个……】

8.14

时间管理

总结

这一阶段学习之后,我认为我还需要做到这几点:

  1. 作息再铁一点

    经历了两种作息,我觉得还是更喜欢早睡早起型。大致安排:

    睡眠时间控制在一天9h左右,不超过9.5h,包含夜晚的8.5h+午休0.5h。

    理想作息为晚12.00,早8.30,然后午饭大约12.00,快乐午休到14.00然后继续干活,干到晚上21.00左右,最晚21.30下班。

  2. 拒绝焦虑,学会放松&&上下文切换,了解自己的状态

    先看看我的这几天总结:

    1. 7.26-8.1六天

      信心活力都满满地开始,进度飞快,然而遇到bug开始颓废

    2. 8.2

      一边出去跟人自习一边继续强撑,状态并没有变得更好。。。

    3. 8.3-8.6

      精神压力过大开始摆烂,一整个负反馈循环

    4. 8.7-

      状态恢复

    我觉得最核心的,还是需要搞清楚自己当前是什么感受,当对一个工作负面情绪的占比达到20%甚至10%以上时,我就需要果断放下,给自己一个总结缓冲的时间,转而去做其他事情,比如说给自己放一天假、做点别的工作,或者两者兼有,flush一下大脑,直到歇完了才能有力气冷静分析和规划,回去选择继续钻研or放弃。

    具体实施,我觉得可以每周三晚上不干了小小的break一下,休息完之后扪心自问一下现在是什么状态,前几天是什么状态(记住也要通过分析数据),根据状态调整休息的时间和方式,以及下一步计划,多总结多思考多关注自己多跟人聊聊。

    这样一来,周三和周四就作为了一个灵活的休息时间段,根据那段时间的状态调节长度。

  3. 践行四象限工作法

    1. 第一象限:重要紧急

      1. 立即去做,然后思考真的有那么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吗
      2. 原则:越少越好,很多由第二象限转化
    2. 第二象限:重要不紧急

      1. 做好规划稳步推进,先紧后松,主要精力
      2. 具体:目标描述和任务分解
        1. 信息不足:拆解小任务
        2. 预期结果不明确:制定明确标准(用于鼓舞士气)
        3. 拖延:多做进度控制
    3. 第三象限:不重要紧急

      1. 交给别人去做(猴子法)+不要立刻去做而是先评估重要性
      2. 原则:甩掉身上的猴子,或者把猴子还给主人
    4. 第四象限:不重要不紧急

  4. 四象限法搭建任务池(多级队列),时段法用来调度。

方法论

时间管理的目的:尽可能最大化的体验

1、花时间到达门槛;

2、花时间赚更多时间;

3、花时间满足自己。

任何偏离这三点的时间开支,都可以认为是某种程度上的低效。

时间管理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,将事后看自己会后悔的时间开支减少甚至消灭,将更多的时间,安排给自己更在乎的事情。

故而,关键是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,也即自己的价值观,这可以通过各种量表(如职业价值观量表)来做到。

最重要的还是,在自己最高效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。故而,需要:

  1. 找到自己最高效的时间

    不要沉沦于记录时间这一手段,只是频繁的记录时间,但不进行正确的分析总结,这样就会平白的消耗掉更多的时间,也给自己增加更多的负担。

    1. 通过明确产出集中时间来明确高效时段
    2. 看时间大部分花在哪
    3. 归因总结这一周的错误
    4. 什么时候被拖延
  2. 知道什么事最重要

提高办事效率:

  1. 最重要的事放在最高效的时候做
  2. 要展示的东西认真做,名片
  3. 同样情境的事批次解决
  4. 能休息尽量休息,如午休

image-20240814145426790

  1. 减少干扰源(桌面整洁,水杯倒满,隔离自己,关通信)
  2. 高效为准(要事第一,设定任务ddl,蚌埠住的时候就歇会儿)

image-20240814145058891

其他

人与人的交流,本质是一个加密解密的过程。内心意图→言语→对方收到的影响【interpersonal gap】共情式交流会很有效地缩减这一gap

无聊就是我没有办法将别人变得有趣

问题更深刻:问出让人不知不觉抬头去想的问题

高质量的提问者就是人性的观察者,只有对自己的人生积淀了足够多的思考,才能共情对他人提出好问题

但是需要铺垫和叠甲才能丝滑过渡到人生问题【对方虽然知道,但你铺垫一下更能使谈话完整而具有合理性】

【可以研究下主持技巧】

面对一些问题答不上来,是因为不在记忆系统中,需要在经验中去提炼